许倬云瘫痪后仅用两指书写,十年坚持为国家统一发声令人泪目
2025年8月4日,许倬云在美国去世,享年95岁。许倬云的晚年,绝不是“功成身退、颐养天年”那么简单。他的生命最后十年,简直是硬撑出来的高光。他身上的光,不只是“学者”的光环,还有那种面对衰老、病痛甚至死亡时的倔强和温柔。
2025年8月4日,许倬云在美国去世,享年95岁。许倬云的晚年,绝不是“功成身退、颐养天年”那么简单。他的生命最后十年,简直是硬撑出来的高光。他身上的光,不只是“学者”的光环,还有那种面对衰老、病痛甚至死亡时的倔强和温柔。
2025年8月4日,历史学界痛失巨擘——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逝世,享年95岁。这位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、长于江苏无锡的学者,一生跨越海峡两岸,最终定居美国匹兹堡,却始终以“中国人”自居,用笔墨书写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。
“我真正的归属,是历史上的、永远不停的中国。不是哪个点、任何面,是一个文化体,那是我的中国。那个中国里有孔子,有孟子,有董仲舒,有司马迁,有苏东坡,有杜甫,有辛弃疾,有杨万里,有范文正公,有黄山谷,有王阳明,有顾亭林等等。那个中国里有经书、诗词、戏曲、建筑,有
2025年8月4日清晨,95岁的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安详离世。消息传来,全球华人学界为之悲恸。就在11天前,这位仅凭两根手指仍在坚持写作的老人,更新了最后一条微博。而他毕生最大的遗憾,是陆游那句“但悲不见九州同”。
这位被誉为“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”的学者,在生命的最后十年,尽管身体几乎完全瘫痪,就剩两根手指可以活动,但他依然坚持写作、直播,用年轻人的方式与大众对话,传授智慧与力量,晚年期盼国家统一。
“我真正的归属,是历史上的、永远不停的中国。不是哪个点、任何面,是一个文化体,那是我的中国。那个中国里有孔子,有孟子,有董仲舒,有司马迁,有苏东坡,有杜甫,有辛弃疾,有杨万里,有范文正公,有黄山谷,有王阳明,有顾亭林等等。那个中国里有经书、诗词、戏曲、建筑,有